模拟分析管道泵内部流场的数值
广一泵业模拟分析管道泵内部流场的数值
一、管道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
1.计算模型
管道泵模型选用Pro/E软件建造,其流动区域包括进水室、叶轮和蜗壳三个部分,为了使流动在泵的进出口充分发展并消除蜗壳出口处的回流,在泵进出口各延伸出一段管路,整个模型如图1所示。模型建造完成后以*.stp格式输出,然后导入ICEM CFD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,网格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,对叶片、隔舌等流动参数变化剧烈的地方进行了网格局部加密,最终生成了质量较高的网格,改型前泵的网格单元为1555194,其中叶轮为648400,蜗壳为328641,进水段为76887,进水室为258310,出水段为242956。改型后泵的网格单元为1538295,其中叶轮为642441,蜗壳为333553,进水段为76432,进水室为249093,出水段为236776。
2.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
Fluent提供的几种湍流模型中标准k——ε模型是最完整的湍流模型,它适用范围广,并具有经济、合理的精度,因此在本文模拟管道泵输送清水介质时选用标准k——ε湍流模型。
由连续性方程、雷诺方程和对应于标准k——ε湍流模型的k方程和ε即可构成封闭的控制方程组。
3.边界条件
进口边界条件设为速度进口,给定进口速度;出口边界条件设为出流条件;近壁区采用壁面函数处理。进出口延长段、进水室及蜗壳部分流体相对静止,叶轮流道部分流体旋转,这样动静结合面处生成两个重合面,设置区域边界时将其分别设为interior面,使得计算流场时能够顺利完成动静交界面间的数据传递。
4.模拟结果分析
原型泵不同流量下蜗壳内压力分布如图2所示,进水室内压力分布如图3所示。由图2可以看出,由于隔舌和叶片出口边间距很小,叶轮运转时隔舌受到强烈的水流冲击使隔舌附近压力梯度较大,蜗壳喉部面积过小,产生了较大的旋涡区,同时也加重了扩散损失;由图3可以看出,由于进水流道弯角处圆角较小,使液流对壁面产生了很强的冲击,这是进水流道噪声产生的直接原因,同时冲击形成了较大的旋涡区,破坏了叶轮进口的流动状况,加大了泵的水力损失。
二、管道泵的结构优化
基于以上分析,应对弯肘形进水流道和蜗壳同时进行优化改型以提高泵的性能。对蜗壳,可以适当增加隔舌角以加大喉部面积,减少扩散损失,提高水力性能。同时也可降低叶轮与隔舌之间流动区域的压力脉动,降低隔舌处的噪声。但过大的间隙则会出现旋转的液流环,使泵的效率下降。过小则会在隔舌处发生汽蚀,并产生噪声和振动,实际中应根据经验适当调整其大小;对弯肘进水流道,可通过增大弯角处圆角的办法,减小液流对壁面的冲击,降低噪声,减小局部损失和冲击损失。
结合以往经验,可对隔舌向前磨除一小块,以增大喉部面积,并加大隔舌和叶片出口边间距(见图4a);对于弯肘形进水流道,我们通过在弯角处填充材料加大圆角的方法(见图4b),改善进水流道出口也即叶轮进口处的流动状况。
优化后管道泵的内部流场如图5所示,隔舌处的压力明显降低,喉部的旋涡区也有所减小,流态得到了改善;优化后进水室压力分布如图6所示,在进水流道,弯角附近的高压区有所减小,但不明显,这主要是由于尺寸原因,靠近出口的圆角无法进一步加大,在其附近由于局部损失引起的旋涡区大小变化不大,所以进水室内流体的整体压力分布也变化不大。而通过测量优化前后泵的噪声参数发现,泵的噪声主要为进水室内液流对壁面的冲击噪声,优化后泵在设计点附近噪声明显减小,这说明优化后流体对进水室后壁面的冲击减小,泵的噪声性能得到了改善。
优化前后的管道泵外特性参数如图7所示,由表可见,在设计工况下,优化后泵的扬程达到了设计要求,且效率有所提高,实现了优化目标。
以上内容由广一泵业模拟分析,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。